原來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有多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在這裡,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而第三句未作改變。一直到了乾隆年間,在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裡,才真正將第一、第三兩句的變化完整放在一起;經過其「發揚光大」,終於成為了我們今天所耳熟能詳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