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糖尿病?

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後,產生葡萄糖,葡萄糖經由血液運送至全身,包括胰臟,會刺激胰臟釋出胰島素,胰島素可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或貯存在肝、肌肉以及脂肪細胞中。

如果沒有胰島素,或者身體各組織對胰島素不發生反應,則葡萄糖就不能被利用,於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上升。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 “漏” 出,所以稱之為糖尿病。其實血糖超過訂定的標準便算是糖尿病,不一定要有尿糖存在才算糖尿病,由於血糖要高到某程度才會有尿糖出現,所以測定血糖較尿糖準確,目前診斷糖尿病是以測定血糖為主。

胰臟是一個位於胃後下方的橫置扁長型器官,重量不到1/4公斤,較大的一端稱為頭部(內側),較細長的一端稱為尾部(外側)。主要的功能包括外分泌和內分泌兩部分。

胰臟外分泌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直接將消化酵素分泌到腸道中,協助消化食物。在胰臟的尾部中有許多細胞聚集而成的小島,稱為胰島,主要的功能是分泌賀爾蒙到血液中,屬於內分泌系統,也就是與糖尿病有關的部分。

在胰島中有一種細胞叫做貝他細胞,主要分泌的賀爾蒙是胰島素。它可感應血中葡萄糖濃度的分秒變化,並適時適量地分泌出胰島素到血液中,循環全身,協助血糖進入身體各細胞,維持血中葡萄糖濃度在正常範圍之內。

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我們的養分進入身體組織細胞,提供細胞正常運作所需要的能量。它的作用就像一根門匙,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通道,讓葡萄糖能夠順利進入細胞。

當我們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時(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就是屬於此種情況),除了因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所產生之血糖上升外,體內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都會發生異常現象。

然而上述兩種糖尿病的病因,短期結果,和治療雖然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會造成相同的長期健康問題。兩者都會影響我們身體去利用食物消化後所產生的能量。糖尿病不會干擾消化,但會使得人體無法有效利用食物消化後的產物-葡萄糖(通常稱為糖),來產生能量。

正常人在用餐後,消化系統把食物分解成葡萄糖。由血液攜帶循環全身,血糖便會升高,胰臟因應血糖的升高,會釋放出胰島素至血流中,促使組織代謝葡萄糖來逕生能量,致使血糖恢復正常。人體中過剩的葡萄糖將被運到肝臟、肌肉或脂肪組織貯存,作為平時非用餐期間身體能量的來源。

一旦有糖尿病,這過程就不會正常進行。罹患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人,其胰臟並不產生胰島素,此情況通常發生於童年,因此也稱為第一型(以前稱為幼年型)糖尿病。若患有此型糖尿病病人,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才能生存下去。

糖尿病有那些症狀?

因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影響血糖進入肌肉和脂肪組織,使血糖上升。當血糖高達180 mg/dl時,超過腎臟再吸收糖的極限,糖份內便從小便中排出。由於糖本身的滲透壓高,在糖份從小便中排出時,會伴隨大量水份和電解質的流失,使得細胞脫水,所以會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其他症狀還包括手腳發麻,視覺模糊,皮膚傷口不易癒合,足部及大腿發麻,女性會陰發癢等。

糖尿病症狀可以是慢慢發生的,起初時不易察覺,也有些人,甚至不覺得有任何不適的症狀。

About Ellen羊, 阿羊, 羊咩, lamblamb, 大頭羊, Ellen Young

喜歡的人可以每天對他笑,討厭的人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營養課題重溫.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