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一行禪師 – 選好的來吃

一行禪師教你識食

一、段食:即日常之飲食。若我們以正念進食,可能會想到肉類來自殺害動物,而動物被殺時充滿恐懼或瞋恨,進食這樣的食物,一定不利自己健康;也會想到飼養供給食用的動物,須消耗更多水土等資源(按:本來這些資源可以令世上更多人得到溫飽)。想到這些,便會生起悲心──對其他眾生痛苦的了解,減少肉食。人若沒有悲心,則不可能快樂。悲心是快樂的基礎、療癒之利器。

二、觸食:指我們感官上的「食糧」。現在的音樂、電影、廣告、雜誌、網頁等,許多都在荼毒人心。若我們為自己家人及下一代著想,則應小心選擇與過濾。

三、思食:即欲望。欲望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前者如幫助眾生、保護環境;後者如金錢、名譽、權力、色慾等。健康的「食物」應該多加受用,有害的則應減少。

四、識食:我捫的心識中有佛性,有慈愛、悲憫的種子,加以灌溉即能發芽生長,為自他生出快樂;但心識中也有忿怒、嫉妒、恐懼的種子,若為之灌溉,則會為自他生出痛苦。

About Ellen羊, 阿羊, 羊咩, lamblamb, 大頭羊, Ellen Young

喜歡的人可以每天對他笑,討厭的人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羊有咩感 and tagged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