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一關

咁又上完個密集班! 今次係經已六十三歲依然好好中氣嘅候玉瑞老師,一位北京國家級嘅廚師!雖然羊咩就唔係太投入啲美食呀,烹調技巧呀,不過都有部分食療容易明白,羊咩都不至於瞓著。最精神當然係講營養部分,雖然只佔佢嘅講義三分一,都好過無!

今次課堂重點比上次清晰:

“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 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 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 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 的膳食原則。而實際上,食物熱量的 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25%來自脂肪,12%~15%來自蛋白質,如此才是理想的膳食構成比。

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有四大優勢:

第一是主副食分明,傳統膳食非常注重穀物的健康作用。
第二是關注新鮮蔬菜的健康作用。“食不可無綠”已經成為中國傳統飲食的金科玉律。人一天大約要吃500克新鮮蔬菜。
第三是強調: “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 “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膳食原則。
第四,我們的傳統膳食堅持了低溫烹飪的方法,如主食饅頭、米飯、麵條、餃子、粥等烹制都在水環境中進行,採用100C左右的溫度加熱,比烘烤的溫度要低得多。爆炒菜肴也是短時間完成,這種烹調方式不僅有益於保持蔬菜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也滿足了菜肴表面殺菌的需要,同時也減少了油脂的氧化。

所以,我們要堅持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結構,學會食療養生的方法,要多吃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

About Ellen羊, 阿羊, 羊咩, lamblamb, 大頭羊, Ellen Young

喜歡的人可以每天對他笑,討厭的人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羊有咩感, 學神羊咩 - 中醫、營養學.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