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鹼體質說(上)

人體”酸鹼體質說”是一條流傳甚廣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人類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酸性體質”造成的,因其迎合了部分人對待飲食和健康的某種心理,加上一些保健品商販的推波助瀾,經過反覆的傳播和再加工,儼然成為”醫學常識”。但現代醫學沒有”酸鹼性體質”一說,這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偽科學理論。

不同體液有不同酸鹼度無一能直接等同於體質酸鹼性

人體體液有很多種,細胞內液、細胞外液(血液、組織液和淋巴液)、分泌的各種消化液(如唾液、胃酸、腸液、膽汁等)、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等都屬於體液。不同體液各有各的酸鹼度,且相差很大。胃酸的pH值在1到2之間,而血液的pH值可以達到7.45。即便是同一種體液,由於環境的不同,自身酸鹼度也會存在一定的浮動範圍。例如正常的尿液pH值就在5.0到7.0之間,其酸鹼度會受到所吃食物的影響,吃肉、蛋、奶時,pH值會偏低一些;吃蔬菜、水果則會相對偏高一些。但尿液的酸鹼度是腎臟“調節”的結果,而且作為被隔離在膀胱中的排泄物,不會影響到人體的機能。

因此,以某一種體液在某一時刻的酸鹼度來衡量所謂體質的酸鹼性是不科學的。“酸鹼體質說”傳播過程中,將體液或等同於血液、或等同於尿液、或等同於唾液或不加區分籠統地稱為人體體液,是典型的偽科學言論。國際上常規的人體環境檢測方法主要從靜脈血、尿液、體內鹼貯備和二氧化碳結合率四個方面進行測試,單憑pH值來看人體的酸鹼性同樣不科學。

食物酸鹼性劃分是偽科學同一種食物會分別產生酸、鹼性代謝

“酸鹼體質說”會簡單地將食物區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劃分理由是根據食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對體液酸鹼度的影響。但實際上一種食物往往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它們經過消化、吸收、代謝之後也會產生多種不同化學性質的代謝產物。這些產物有的呈酸性,有的呈鹼性,還有很多呈中性。隨意指定一種代謝產物來認定原來食物的酸鹼性屬於想當然,這樣的劃分方式有時會自相矛盾,導致同一種食物既被認為是“酸性食物”又被認為是“鹼性食物”。

人體內酸鹼永遠處於平衡狀態,無法通過飲食調節

事實上,人體的消化系統、排泄系統和呼吸系統都都能夠精密地控制酸鹼平衡,同時血液中有各類緩衝物質,它們組成了身體內部的酸鹼緩衝系統。在正常人體內,酸和鹼是永遠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比如不論是什麼食物,吃到胃裡都會變成酸性的,因為胃酸是含0.2~0.4%鹽酸的強酸。當食物從胃進入腸道,又會被鹼性的腸液影響,變成鹼性的。酸鹼度不同的食物無法改變人體體液的酸鹼度。

血液本身是很好的緩衝溶液。例如紅血球中的血色素、或血漿內都含有相當大比例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本身即有部分陰離子,可以和陽離子(例如鉀、鈉離子)結合,有時也可以把這些陽離子釋放出來,或是和氫離子交換,即可調節體內的酸鹼度。

腎臟是身體酸鹼調節的另一個重要器官。食物蛋白質有含硫胺基酸者,經代謝後,其所含的硫可以產生硫酸根;含磷蛋白、磷脂質食物中的磷代謝之後產生磷酸根離子,然後被鈉、鉀離子中和後,由尿液排出。胺基酸在體內代謝後產生氨(在體內並非是氣體狀態),可以和硫酸根結合變成硫酸銨,從尿液排出。少量酮酸(陰離子)也可與鈉、鉀離子結合排出體外。食物中的普林(purine)代謝後產生尿酸,此為酸性,但並不強,也會由尿中排出。過多乳酸也可以經由腎臟排出。體內鈉、鉀太多時,也可以直接排到尿中。腎臟靠著排出或再吸收過多酸或鹼離子的方式,來調控pH值。

About Ellen羊, 阿羊, 羊咩, lamblamb, 大頭羊, Ellen Young

喜歡的人可以每天對他笑,討厭的人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營養課題重溫, 學神羊咩 - 中醫、營養學.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