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 四十年喇,超厲害!
- 又 Limited Edition?!
- 超好味!
- 小小迪…不完全紀錄
- Ah Ji
- Poor me…
- 我係山羊!你唔係!
- Cute little duckie…
- Happy Year of Rabbit!
- Goodbye Year of Tiger!
- Garfield and Snoopy
- 哈哈哈!
- 2022 冬至快樂!
- Make a wish!
- Happy November!
- 又見面啦!
- Goodbye Summer!!!
- 古怪嘅味道
- At last!
- Good bye, Sandy.
- Summer 2022 Part 1
- 帥吧帥吧?!
- 再見啦,衛斯理!
- 修理好番嚕!
- Lamb’s dashboard
- 天下第一小可愛
- 好驚喜喎!
- 玩物喪志乎?
- 義無反顧.不畏懼.不退縮的紀雲禾!
- 紀雲禾再次上線!
ABOUT
Tags
Lamb's Favourites
Archives
Follow Blog via Email
Join 10 other subscribers
Tag Archives: 道理
長進(二)
世界這麼大,讓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最後這裡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 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 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評論一個人,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 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不要在意被說。世間沒有不被評論的事,也沒有不被評說的人。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 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沉澱自己的心,靜觀事態變遷。 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知道包容,方顯大度。
長進
看清一個人而不拆穿,你就學會原諒; 討厭一個人而不翻臉,你就學會尊重。 活著,總有你看不慣的人,也有看不慣你的人。 每人心中所承受過來的那些苦與痛, 不是因為時間就沒有了感覺, 而是明白”說”與”不說”都一樣; 有些暗傷,不是不在乎, 而是懂得冷靜面對和自我修復。 品味人生,到了現在的年齡, 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 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已經過了那個你不喜歡我, 我也非要喜歡你的年齡, 取悅別人遠不如快樂自己。 有人說: 寧可孤獨,也不違心, 寧可抱憾,也不將就。 能入我心者,我待以至寶。 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難過了…不必告訴別人, 別人永遠不會明白你立場上的感受, 有些痛只能自己承受! 難過了…抬頭看看天空, 天那麼大,能包容你很多委屈!
弟子規偶讀 (下)
《弟子規》上又講到「人有短,切莫揭」。人家有短處,不可以隨便批評,去揭發人,說人的過失,實際上也是自己的過失。 古德有所謂「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一個修道的人,修行人,正人君子,他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心裡面常常就是觀照自己的言行、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他不去看別人的過失,人家的好醜跟自己有什麼相干?愛管別人的人肯定是輕忽了自己的過錯,眼睛往外看就不能內照了。一個人愛批評人,這個人肯定不是修行人。一個真修行的人一定是念念觀照自己,不去看別人。即使是看別人,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別人都是聖賢,只有自己一個是凡夫,這種人就是真修行人。 子貢是孔子弟子裡面言語第一的,很會說話,大概也很愛說話,言談之中可能有意無意也就喜歡批評別人,講人家的過失。結果孔子在這裡就教訓他,「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孔子說賜,賜是子貢的名,說你自己是不是很賢?你就是個賢人嗎?以我來說,我則自顧不暇了。孔子很謙虛,他說自己聖與仁不敢承當,甚至君子都還未夠格,這是孔子之謙卑。孔子一生都在改過遷善,聖賢之道沒有別的,就是勤學、改過。孔子好學,孔子能夠不斷的改過遷善,這是他能夠成就聖賢的方法。他一天到晚都在反省自己,有毛病就努力的改,哪有什麼閒工夫去看別人的毛病,去毀謗人、批評人?所以他無暇。無暇,沒空。自己沒有達到聖賢的地位,就要不斷的反省改過,改過都來不及,哪有什麼閒工夫去管別人的過錯?孔子在這裡給子貢做身教,說「夫我則不暇」。從這裡就可知聖人之所以成聖人,就是無時無刻不在修自己,沒有閒工夫管外面的境界。